img-book

中国、西方殖民主义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作者: 彼得﹒諾蘭

No_HK2013-42 【2013年8月14日】
在西方媒体中,中国被广泛认为由政府扶持、在发展中国家“攫取资源”。……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Peter H. Nolan(彼得﹒諾蘭),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研究會主席,Judge商學院教授、基督學院經濟專業主任,博士論文為Growth processes and distributional change in a south Chinese province:The case of Guangdong(1983)。

彼得﹒諾蘭長期從事中國研究,多年深入機關、工廠、農村調查,參加諸多重要會議和論壇,廣泛結識各界中國朋友,撰寫了大量有關中國經濟政治的著作,主要有China at the crossroads(2004)、Transforming China(2004)、China and the global economy(2001)、China's rise, Russia's fall(1995)、State and market in the Chinese economy(1993)等。

關於本作品
概述

1982年,联合国颁布了一项“革命性”法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允许各国从本国海岸线出发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EEZ)。中国是《公约》签署国,南海争端主要围绕中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和其它争端国相比的适用程度展开。不过,与前殖民强国由于《公约》累积的广袤海上领土相比(这些海上领土有一大部分位于太平洋和太平洋附近),南海无论是在面积上还是在潜在资源上都相形见绌。直到18世纪后期,太平洋还是中国自家的“后院”,西方的影响微不足道。前殖民强国从以前帝国保留下来的小块“零星剩余”领土攫取巨大资源,这一过程几乎完全没有引起国际关注;而中国与邻国就一块面积小得多、并且长久以来有着紧密关系的“专属经济区”产生复杂争端,却在国际媒体关于亚太地区海洋资源控制的讨论中占据了主导位置。

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