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概述
“社會主義不是一種資本主義以外的階段﹐而是對它的替代 — 一種沒有分享工業革命的國家能夠效仿工業技術成就的手段﹐一種在不同的競爭規則下取得迅速積累的手段。” — 發展經濟學先驅之一﹑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遜之所以對社會主義下了這樣的定義﹐是因為布爾什維克在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之後全力以赴推進工業化﹐追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輝煌成就﹐在不長時間內就將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成了主要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工業化大國。
沙皇俄國在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面前窮兇極惡﹐在西方國家面前卻十足是個經濟落後的“泥足鉅人”。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對革命前俄羅斯帝國的落後狀況作了如此描繪﹕“革命前的俄國按領土來說﹐在世界各國中佔第一位﹔按人口來說佔第三位(僅次於中國和印度)﹐按工業品總額來說﹐佔世界第五位﹐佔歐洲第四位。它擁有的現代化生產工具﹐等於英國的四分之一﹐德國的五分之一﹐美國的十分之一。在國內重工業的主要部門中﹐外國資本家主宰著一切。” 即使在技術層次較低的採掘業﹐也有很大一部分控制在外國資本手裡。19世紀末﹐俄羅斯帝國87%的煤炭出自頓巴斯﹐而法﹑比﹑英國資本在頓巴斯礦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至於赫魯曉夫後來回憶年青時的頓巴斯工人生活時說法是﹕“我在德國人的工廠幹過活﹐也在法國人的礦上工作過﹐還在比利時人的化工廠裡待過。”……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