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智慧老人杜潤生引領民主二三事

作者: 張木生

No.2008-82【2008年11月20日】
杜老善用辯證法﹐而且如臂使指﹐將複雜的事物抽絲剝繭﹐提煉為哲人的理性。我隨杜老到西安研究包產到戶後﹐個體工商戶如影隨形成長起來﹐出現私營企業僱工經營。姓社姓資的爭論立刻出現。……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張木生,六七十年代在內蒙古插隊期間,結合農村實際,就中國農業發展史及世界農業發展史發表過一系列文章,並就中國農村的現狀提出了改革意見。 內蒙古大學哲學系畢業後,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中國百業信息報》(後為《中國稅務報》)社長兼總編輯;1993~1995年赴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任專員;1996~2009年任《中國稅務》雜誌社社長。 2010和2007年分別在大風出版《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 我讀李零》和《超越左右說實話 — 財稅體制與政府行為》。

關於本作品
概述

我第一次與杜老有直接交流是1980年夏天﹐我和王小強參加杜老在萬壽路賓館主持的一個座談會﹐在座的多是各省農口的領導﹐主題是基層幹部問題。當時包產到戶初露端倪﹐乍暖還寒。基層幹群矛盾突出﹐發言者對基層幹部頗多微詞。杜老突然點將﹐“讓在農村插過隊的年青人說說。”小強和我只表述了一個觀點﹕基層幹部﹐是我們黨在農村的惟一組織資源﹐體制正確時﹐幹好事的是他們﹐體制錯誤時﹐幹壞事的也可能是他們。除了他們﹐我們在農村不可能找到另外的替代力量。杜老投來讚許的眼光﹐鼓勵我們繼續講。我補充﹕“就像大鬧天宮和西天取經是同一個孫悟空一樣。”杜老嘿嘿地笑起來﹕“噢﹖你們年青人也這樣認識﹖”顯然是表彰﹐杜老拉著我們倆年青人與他同桌進餐。霍泛伯伯邊吃邊敲邊鼓﹕“老杜啊﹐你不總想找一些有理論有實踐的年青人共同搞調研嗎﹖”杜老笑而不答﹐他要觀察我們﹐考量我們。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位智慧老人﹐也是我第一次聽到他說﹕“農民窮﹐中國窮﹐農民古代化﹐中國不可能現代化﹐誰要是在現代化進程中忘記農民﹐誰就是數典忘祖﹗”一塊鉅大的磁石﹐只一次就吸引了我。
……

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