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概述
日本民族付出了三百萬條生命﹐換來了今日的日子。
進步的日本人不把這種生活喚做小康﹐而把這種狀態視為和平。
他們不能容忍政府再一次把國家的臉上塗上任何的戰爭色﹑哪怕以“國際貢獻”的堂皇名義。他們對戰爭有敏感的識別﹐知道美國佬到處掀起的戰爭﹐不僅與明治以來的50年戰禍一脈相連﹐而且與日本的噩夢﹑即軍國法西斯的統治前因後果。這就是捍衛承諾放棄戰爭權的憲法﹑反對“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20世紀70年代群眾運動和學生運動的出發點。
這一運動波濤洶湧﹐幾度高潮﹐屢次曲折。這一運動驚心動魄﹐也許該說它可歌可泣。
它首先是支援中國和粉碎反華包圍的一種進步運動。所以就本質而言﹐它是對養育了日本文化的中國的一種良心回報。同樣作為良心的回報﹐中國人不該對他們的鬥爭不知不曉﹑麻木不仁﹑不聞不問。
我並不是一個合適的介紹人。只是由於一種感動﹐它使我不能平靜﹐不能旁觀﹐催我站起發言。
我該從哪裡出發﹑我該怎樣描繪 — 我能夠評價那個時代以及那大時代裡人的群像嗎﹖
……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