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構建金融國際博弈優勢的戰略選擇

作者: 劉光溪

No.2008-39【2008年5月8日】
伴隨中國3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國的金融改革與發展事業不僅受到來自國家內生因素的影響﹐還越來越受到來自國際社會外部因素的干擾﹐有時甚至重新改變了我國改革和開放的日程﹐使開放的步伐快於國內改革的進程﹐出現內外經濟不協調不均衡的錯配現象﹐致使金融主管部門處於對內對外雙重博弈的地位。……

Meet the Author
Books of 劉光溪
關於本作品
概述

從國際上看﹐就中國參與金融全球化的深度與廣度而言﹐人民幣匯率並不應該成為各大國和國際金融組織關注的重點﹐但由於國際經貿與市場格局的結構性變化﹐卻使中國過早地捲入到大國金融國際博弈之中。一方面﹐1997年7月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場波及世界許多國家的危機中﹐許多東亞國家都採取了貨幣貶值的政策﹐以降低危機對本國的不利影響﹐與此相反﹐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奉行了人民幣不貶值政策﹐使人民幣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這有力地穩定了東南亞金融形勢﹐給處於金融風暴中的東南亞各國以有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幣不貶值也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因匯率波幅收窄而事實上處於停頓狀態。另一方面﹐2001年﹐中國復關入世談判成功意味著美國依靠貿易特別是實物和服務貿易的大棒﹐從實體經濟發展和貿易市場開放上制約中國的貿易博弈等手段已走到盡頭﹐美國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自如地利用不公平貿易手段牽制中國。所以﹐美國一直在尋找掣肘中國的替代工具。
……

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