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概述
正月初三﹐陪小強去位於江蘇吳江的“太湖大學堂”看望南懷瑾先生。南老高壽90﹐仍然神采奕奕﹐談鋒甚健﹐與我們暢談四小時。談話中﹐南老主要是在聽小強關於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所形成的挑戰的一些見解﹐並不停地要求其他人發表意見﹐南老也時有插言。我由於是初次見面﹐不敢造次﹐一直沒有發表言論。在飯局接近結束之時﹐我談到了我的一個觀點﹐即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所具有的承受能力問題﹐不料卻引起了南老的一通議論。
南老先談到了最近熱播的電視片《大國崛起》和電視劇《貞觀長歌》﹐談到了中國文化的包容能力。他說﹐他當年出國留學時﹐已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方面有了較好的造詣﹐以此為基礎去接觸西方文化﹐就能夠取其精髓﹐悟出一些道理。接著他不無幽默地說﹐中國改革的很多問題出自“海歸”﹐很多年輕人出國留學﹐雖然就學於名牌大學﹐但一方面對中國文化沒有足夠的修養﹐另一方面則由於迫於生計﹐每天在餐館洗盤子﹐吃“冷狗尾巴”﹐很難真正瞭解國外政治經濟體制的運行方式。而他們一回來就指點江山﹐甚至參與決策﹐其結果只能是誤國誤民。南老建議我們去看《清史稿》﹐看看當年的清廷官員們是如何研究改革問題的。
……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