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世界向何處去?

作者: 衛建林

No.2007-21【2007年4月11日】
世界歷史運動走著“之”字形的路﹐有各種複雜的因素發生作用。新事物戰勝和取代舊事物呈現為一種過程﹐歷史的前進是在一定社會條件﹑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中發生的﹐曲折﹑起伏甚至倒退和復辟﹐均屬正常。但是總趨勢沒有改變。……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衛建林(賈仕武),山西太行山老革命後代﹐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退休。作者繁忙工作同時﹐學術研究著作等身:《曹雪芹論》;《〈吶喊〉〈彷徨〉及其時代》;《文學要給人民以力量》;《生活教導著作家》;《明代宦官政治》;《明代宦官政治(增訂本)》;《歷史沒有句號》;《憂鬱的俄羅斯在反思》(署名“文甘君”);《科技屬於人民》(署名“唐裊”);《歷史是誰的朋友 — 全球化:定義﹑方法論和走向》(署名“馬也”);《西方全球化中的拉丁美洲》;《全球化與共產黨》(署名“賈仕武”);《衛建林自選集》。

Books of 衛建林
關於本作品
概述

記者﹕20世紀中葉﹐我們把那個時代稱為“世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走向滅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走向勝利的時代”。現在﹐應該怎樣看這個問題呢﹖

衛建林﹕您提出了一個大問題。任何時代﹑任何民族﹐總有人考慮這樣的大問題。對於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您所說的提法﹐見於中國共產黨同蘇聯共產黨論戰的時期。用它概括十月革命以後的時代﹐在原則上是站得住的。問題在於理解。第一﹐這是指比較長時間歷史運動的﹑全局性的趨勢。恩格斯所寫《共產黨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說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和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活動的1300年前後到恩格斯的時代﹐屬於封建主義走向滅亡和資本主義走向勝利的時代﹐跨度就是六百年。
第二﹐在階級社會﹐研究時代問題﹐不能離開階級力量對比的估量﹐由此分析哪些階級強大卻顯示出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沒落腐朽的趨向﹐哪些階級弱小卻顯示出推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生的進步的趨勢。《共產黨宣言》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成為社會主義時代到來的標誌。
……

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