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
鄧英淘, 王小強, 崔鶴鳴, 楊雙,
到下世紀中葉,我國人口將達16-17億。新增四億多人口,是不是繼續湧到東部平原,到東南沿海,一方面侵佔河道灘地,圍墾湖泊窪地;一方面修堤築堰,防洪抗災?荊江本來就是長江分洪區,有些堤段只有十年一遇的標準;如今,發展成為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城市,荒涼西部根本無法望其項背。1998年,長江發大水,荊江大堤“嚴防死守”,取得了偉大勝利。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面對成百上千萬人民的生命財產,使我們不得不“嚴防死守”一個分洪區,說明這種東西部、南北方資源、人口和經濟發展佈局再不能延續下去了。……
目錄
序言:南懷瑾談調水問題
導論:民以食為天,食從水中生
1、傳統佈局難以為繼
2、以水就人方為上策
3、全面開發大西部
4、實現歷史性躍遷
第一篇:環境危機 空前嚴峻
第一章:旱鎖巨龍
(一) 中國:世界貧水大國
(二) 降水不均,分佈失衡
(三) 城市缺水,北方尤甚
(四) 水源污染觸目驚心
(五) 瞻前思後,改弦更張
第二章:母親江河的憂患
(一) 天上來水不入海
(二) 黃河水荒為哪般
(三) 黃河改道並非危言
(四) 長江變黃河?
(五) 長江喉鯁世紀末
(六) 圍湖造災
(七) 一江污水向東流
第三章:流失著的祖國
(一) 半壁江山付東流
(二) 荒漠化:生態環境的災難
(三) 草場退化:風吹黃沙無牛羊
(四) 耕地不存,國將焉附?
(五) 驀然回首細思量
第二篇:南水北調 勢在必行
第四章:供求缺口愈益嚴重
(一) 水資源利用
(二) 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問題
(三) 節水費用知多少?
(四) 區域差別分析的意義
(五) 幾點粗略的判斷
第五章:南水北調勢在必行
(一) 總供求及其主要組成
(二) 區域供求與經濟發展格局
(三) 建設西部新經濟重心區
(四) 實現發展方式的躍遷
(五) 幾個主要論點
第六章:南水北調諸家談
(一) 原長委會主任林一山:調水解決西部問題
(二) 黃委會談英武院長等: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
(三) 综考会陈传友教授:高海拔調水設想
(四) 海洋所朱效斌研究員:不能單就調水談調水
(五) 林業大學袁嘉祖教授:南水北調的六個問題
(六) 地理所梁季陽主任:北方缺水問題急待解決
(七) 地理化學所洪業湯研究員:北方有進一步向少雨乾旱發展的趨勢
(八) 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羅西北總工程師:調水要考慮工程技術的可行性
(九) 科學院院士劉昌明主任:調水與節水並重
第三篇:重整河山 千秋功業
第七章:大西線的可調水量
(一) 生態環境成為用水大戶
(二) 南水北調的可調水量
第八章:大時空的調水框架
(一) 南水北調的優越條件
(二) “一主兩翼”的調水佈局
(三) 南水北調的二級結構
第九章:南水北調十線概覽
(一) 水利部的東、中、西三線
(二) 林一山:四江一河調水西進
(三) 黃委會的“大西線”
(四) 陳傳友:大拐彎建大電站
(五) 陳傳友:四江進兩湖
(六) 袁嘉祖、郭開等人的“大西線”
(七) 朱效斌:三江貫通 調水分洪
(八) 张世禧:青藏高原大隧道
第三篇附件一:
再造一個埃及:埃及啟動世紀工程
第三篇附件二:
世紀之夢:亞馬遜河水灌溉撒哈拉沙漠
結語:再造一個中國
附錄:挑戰與希望
附錄一:艱苦卓絕的戰鬥
附錄二:科技進步的希望
附錄三:艱難的體制探索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年7月
頁數: 391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