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分類: 標籤:

认识美贸易保护主义本质

作者: 周八駿 【2018-4-5】 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 [...]

Tag: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周八駿,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關於本作品
概述

【2018-4-5】
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
之前,3月1日,特朗普已宣布,美国的钢铁和铝材工业一直受到其它国家不公平对待,因此有需要重振这两个行业,为此,将向钢铁和铝材分别征收25%及10%进口关税。但是,就在3月22日,特朗普表示欲对中国实施“301调查”后的惩罚性关税时,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美国国会宣布,欧盟、澳洲、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韩国已获准暂免向美国进口钢材和铝材的加征关税。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先获准暂免,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材的保护主义措施,也突现其针对中国的本质。

更多

中国不得不对美国实施反制措施。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关于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及中方应对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宣布拟对美国128项进口产品中止减让关税。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以及汽车、化工品、飞机等共计14类106项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涉及金额约500亿美元。
国际社会普遍理解,中国是被迫做出应对。同时,需要指出,一些评论未能准确理解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性质,发表了脱离实际的乐观估计。其中,一类过于乐观的分析是依据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经验。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曾5次向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1990年,美国将中国列为知识产权“重点观察国家名单”。1991年4月、1994年6月和1996年4月,美国先后3次引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进行“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最终都通过谈判分别达成3个知识产权协议。1991年10月,美国对中国发起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是历时最长一次。中美进行9轮艰苦谈判达成《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
进入21世纪,2010年美国对中国又一次进行“301调查”,但历时仅2个月,调查限于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最终,两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同意修改《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
上世纪90年代的5次,美国的目的,是压中国在特定双边贸易领域向美国做让步,以换取美国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亦即是说,美国不仅争取在特定双边贸易领域获利,而且争取中国接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那时,美国对中国的基本态度是吸收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2010年那一次,美国旨在争取美中双边贸易某一范畴的利益,没有改变两国关系格局,亦即没有改变吸收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初衷。
但是,眼前的情势呈现根本性质的转变——美国视中国为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大国”,美中关系的性质正在被美国重塑。因此,过往经验不能被用来推断当前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主义的趋势和前景。
就在3月22日特朗普宣布欲向中国的进口商品按“301调查”加征关税前6天,3月16日,特朗普签署了鼓励美国与台湾“官员”互访的《与台湾交往法案》,被视为自1979年《台湾关系法》以来美台双边关系重大突破。
3月22日,特朗普不仅宣布向中国进口商品开征高额关税,而且,宣布由一向主张对中国强硬的博尔顿接替请辞的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不久前特朗普才委任前中央情报局长蓬佩奥接替蒂勒森任国务卿,加上博尔顿接任国家安全顾问,意味着特朗普在对华关系上将坚持强硬立场。
我同绝大多数人一样,希望中美两国能够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升级。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美国已调整其全球战略、决意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难以改变的。只有美国遇到严重挫折能够顺势而为地再调整其全球战略,中美关系才有望走上合作共赢的轨道。

(《香港商报》2018年4月5日A3“香江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