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分類: 標籤:

香港经济需集群效应

作者: 周八駿 【2018-2-28】 2月21日,香港多家报纸或者以头版头条新闻或者以本地头条新闻报道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前一天 [...]

Tag: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周八駿,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關於本作品
概述

【2018-2-28】
2月21日,香港多家报纸或者以头版头条新闻或者以本地头条新闻报道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前一天公布的2017年度业绩。《星岛日报》头版新闻的大字标题是《迪士尼客量回升 收入51亿创历来次高》,小字标题则是《施设折旧抵销利润 连续三年“见红”》。《大公报》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是《迪园“救亡”盼迎高铁港珠澳桥客》,而小字标题为《去年劲蚀3.45亿 连续三载“见红”》。《明报》“港闻”版头条新闻的标题是《迪士尼客量增 蚀3.45亿3年最多 母公司收管理费6000万》。侧重点各有所取的标题,均有事实为依据,但是,不同的标题,折射各家报纸编辑判断香港迪士尼经营状况的有所不同的观点。

更多

分析香港迪士尼经营状况,不能不提上海迪士尼。2010年至2015年,内地游客占香港迪士尼客源的四成以上,其中,2014年达48%。但是,嗣后,内地游客逐年减少,不再是香港迪士尼最大客源,2017年内地游客人次创近5年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上海迪士尼于2016年中开业相关。自上海迪士尼开业以来,大量内地游客蜂拥而至。今年春节,上海迪士尼连续三天门票提早卖完,入园安检要排1个小时,以致上海迪士尼不得不宣布,年初二至年初四(2月17至19日)停止即场售票,游客如无提前买票,到场无法入园。
香港迪士尼希望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带来内地游客,固然是对的,但是,香港旅游业需要解决一个具根本性质的问题,即:如何推动香港几个旅游支柱产品形成“集群”(cluster)?如果香港迪士尼和海洋公园各自单打独斗,那么,不仅无法与上海迪士尼以及广东省珠三角(如深圳)的旅游产品竞争,而且,会形成香港旅游支柱产品的内部竞争。
理论和实践显示,一个经济体欲形成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有效可观的对外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形成“产业集群”(industries clusters)和“企业集群”(enterprises clusters)。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就因为本地形成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一系列相关联产业的集群,以及相应企业的集群。企业集群,既表现于不同而相关联的产业之间,也表现于同一产业内部经营业务有所不同的企业之间。
推动香港迪士尼与海洋公园等香港旅游业支柱企业(产品)形成企业集群,是巩固和提升香港旅游业的应有战略举措。同时,香港既有支柱产业——金融、航运和其他专业服务,除了相互加强“集群”外,都必须与内地、尤其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建立“集群”。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香港制造业的绝大部分迁至广东省珠三角以来,香港的支柱产业就不再能够以本地为范围建立集群,而是必须走出去或者引进来,与内地相关联产业和企业建立集群。问题是,从2011年底以来,香港社会出现不满或抵触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的思潮和情绪,同时,特区前几届政府囿于积极不干预主义忽略必须的政策推动,以至于目前香港本地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效应下降,又未切实建立与内地产业和企业的集群。
现届政府决心做经济发展的促进者,理应重塑香港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产业集群通常由相关产业具代表性企业的集群来体现。以香港旅游业为例,既应当推动香港迪士尼与海洋公园合作,也应当推动香港酒店业、餐饮业和百货业的具代表性企业与迪士尼、海洋公园的相互合作。
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往往以较小区域密布相关产业、企业的面目呈现,例如,美国的硅谷,深圳的南山区。目前,香港正在与深圳合作打造深圳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就是一个相关产业和企业的集群。特区规划未来土地开发和新市镇建设,应当考虑选址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
香港金融市场应当推动香港建设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近一二十年香港金融市场主要扮演资金的集散地,今后,除继续为香港以外的产业和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外,应当着力推动本地拓展新产业创立新企业,壮大香港经济。

(《香港商报》2018年2月28日A2“香江评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