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2017-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区域经济说了下列几段话。
第一段话是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习近平说:“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第二段话是在报告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段话是在报告的第十一部分“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习近平说:“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更多
这三段话体现三点:第一,中央严格执行“一国两制”。前两段话都是关于内地经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在区域都属于内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涉及内地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第二,习近平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肯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在这一部分,习近平肯定“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提及“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但是,没有提这样的交流合作已上升至“区域一体化”程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作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一国两制”与时俱进的重大使命而被提出来的。值得香港社会各界深思的是,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今年3月才被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上中央议程,但是,“粤港澳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谈论多年。
于是,香港居民应当从以上三段话中领会的最重要的一点启示,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个严肃问题——5年后,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发表报告时,能否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效显著”作为未来5年贯彻“一国两制”的重要成就?
回顾历史,国家发展神速,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经历深刻变化。
1979年12月5日,邓小平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那时,香港整体经济水平远高于内地。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那时,香港是内地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一个引擎,是内地与西方世界联系的唯一桥梁。
展望未来,到2035年,国家将提前15年实现邓小平在1987年提出的“第三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香港必须思考在国家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自己将处于怎样的位置?是继续保持领先?抑或被上海甚至深圳超越?
香港必须有紧迫感。10月25日,美国财经媒体CNBC网站报道,世界旅游和旅行者协会于近日发布了“城市旅游及影响”报告称,全球十大增长最快的旅游城市都在亚洲,分别是——中国的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成都、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德里、中国深圳、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国占了6个,而且包揽前五名;上海旅游业的GDP以302亿美元独占鳌头。世界旅游和旅行者协会预测,未来10年,亚洲城市、尤其中国城市将是旅游业发展前沿阵地。香港旅游业的警钟应唤醒香港。
(《大公报》2017年11月9日A12“评论”发表时把标题改为《港须关切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