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2017-11-23】
在香港,几乎还没有人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在西方机构关于全球经济自由度、竞争力的排名以及主权信用的评级中的位置都不高,却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中国经济实际与西方主流观点相悖的现象决非偶然。随着这样的现象持续,西方的主流观点也开始动摇,最新被广为引证的事例,是美国《时代》周刊在11月13日发售的那一期的封面,史无前例地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香港媒体报道了《时代》周刊的这一新动作,但是,缺乏反躬自省。
在香港,近10多年来还呈现一种吊诡现象:不少人对国家依然持有负面的观点,却热中于追捧在香港首次发行并上市的内地企业股份。
更多
11月8日,内地最大网络出版公司阅文在香港交易所首日挂牌,不足半小时市值就直逼1000亿港元。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新股收市价计算,阅文仅次于1997年的北控和2007年的阿里巴巴。阅文是近10年冻结资金额最多的新股,每20个香港人就有一人争购。
阅文新股受热捧,究竟是因为它从腾讯分拆上市、借了腾讯的风光?抑或折射香港居民开始对内地文化形成积极的观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1月8日,阅文的联席首席执行官梁晓东和吴文辉在该公司上市仪式后称,阅文股价表现反映市场对中国文化产业及公司的认同。《明报》11月9日社评《阅文旋风对香港社会的启示》称:“近年内地网络文学走向全球,甚至还有外语网上译本,有机会成为中国流行文化软实力驰骋国际的卖点,香港社会对内地发展认识不够全面,对新经济的触觉不足,不利与时并进”。二者的观点异曲同工,都肯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正在形成。
《明报》的社评进一步指出:“每当谈到内地网络,很多港人实时联想到的,就是审查、抄袭、侵权、‘山寨’等负面描述,部分人更质疑‘没有自由哪有创意’,云云。”“可是阅文的成功,其实是港人从另一角度了解国情的机会。”“外界向来认为网络文学充斥抄袭盗版,难有利润,可是阅文成功洗刷这一负面形象。论平台规模,阅文甚至可与美国亚马逊电子书平台分庭抗礼。”在内地网络出版平台上,奇幻小说异军突起,“内地新生代科幻作家刘慈欣和郝景芳,先后在2015及2016年夺得世界级科幻小说雨果奖,反映内地流行文学不仅雅俗共赏,更能登大雅之堂。”
我相信,在竞购阅文的香港居民中不乏只从股票投资角度看问题的人,他们未必关注和认同内地文化。但是,我也相信,随着内地文化产业更多作品被国际社会承认、更多企业在香港上市,香港社会必将转变关于内地文化的旧观点。
在广义上,关于经济自由度、竞争力的排名和关于主权信用的评级,都属于文化。《时代》周刊承认“中国赢了”,不久前国家财政部撇开西方主要评级机构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国债获市场欢迎,以及香港证券市场热烈追捧阅文,等等,这一系列现象都反映同样的本质——中国在迅速提升其“硬实力”的同时,正在明显提升其“软实力”。所谓“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就是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
在西方,衡量国家或地区“硬实力”所建立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已在全球流行。正是依据同样的指标体系,国际社会接受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问题在于,西方建立的“软实力”标准,基于所谓西方文明是普世的假设,不为也不可能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西方资本主义,于是,在衡量中国的“软实力”上西方的评价同事实越来越相悖。
由于历史因素,香港社会主流至今仍旧采纳西方的双重标准,承认内地在“硬实力”上不断超前,却不承认内地在“软实力”上正为人类文化百花园增添美丽而富生命力的“牡丹”。
香港必须尽快校正这样的偏差,因为香港已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外国可以慢慢改变对中国的偏见和成见,香港特别行政区不能够。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仅不能继续为西方看待中国的双重标准所困扰,而且,必须为推动国际社会建立关于中国发展的正确观点而做贡献。
为此,香港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民间智库,应当努力构建修正西方偏见的关于经济自由度和竞争力的指标,让中国经济体制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得以被准确衡量和反映。香港金融市场和相关企业,应当协助国家建立修正西方偏见的信用评级机构,客观衡量和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信用状况。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企业,应当主动与内地同行合资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完全可以预期,香港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民间智库,香港的金融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企业,也都将同时得以发展壮大。
(《大公报》2017年11月23日A12“评论”发表)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