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ok
分類: 標籤:

满足香港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 周八駿 【2017-1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

Tag:
Meet the Author
avatar-author

周八駿,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香港資深評論員,發表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問題的著作七部、評論逾千篇。

關於本作品
概述

【2017-1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新的判断。之前,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提法虽然有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强调单一矛盾。例如,中共八大提出关于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文化大革命”中,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更多

实践证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结构分层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难以继续强调某一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相比较中共十三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乍一看似乎一样,其实,有明显差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限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前者还包括对舒适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内涵,也较“落后的社会生产”丰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不断加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践“一国两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亦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至少持续至本世纪前半叶结束。这意味着未来3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践“一国两制”,必须紧贴这一伟大新时代。
至今,香港相当多居民仍然以“保持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为“一国两制”之宗旨,既是对“一国两制”的误解,也是“离地”的空想。
“一国两制”的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保持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本身不是“一国两制”的宗旨,而是服从上述“一国两制”宗旨的手段。
上世纪80年代提出“保持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时,根本不可能想象进入21世纪后无论香港本地、国家还是全世界会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生活之树常青,唯有同常青的生活之树同样保鲜的理论和制度,才适合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示,必须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目标,这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致的。香港已经实践“一国两制”20年,却错误地以发展民主为香港社会主要矛盾,浪费了无法弥补的宝贵时间和难以计量的宝贵资源。而今,必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把香港社会各界的焦点转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来。
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暨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语重心长地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和平的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香港发展,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当前,发展的任务更应聚焦。少年希望快乐成长,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壮年希望事业有成,长者希望安度晚年,这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不仅现届特区政府,而且,今后历届特区政府,都必须采取持续性行动,致力于解决香港经济政治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以满足香港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香港商报》2017年10月20日A16“香江评论”发表时把标题改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已購買本作品的讀者,於登錄後才可評價

暫未有讀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