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顯示 66 筆結果中的 37–48 筆
No.2009-57【2009年10月19日】 如果不顧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簡單地套用SNA理論和GDP去評價我國的歷史特別是建國頭30年的歷史﹐這是不適當的﹔……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66【2009年12月23日】 對於一個成熟的股市(如美國股市)﹐使用市盈率(PE)和動態市盈率的方法﹐可以對它的價格未來變動區間作出簡潔的估計。但對於像中國A股這種迅速成長的股市﹐使用供求曲線進行分析﹐可能是一種更適宜的方法。……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27【2009年4月28日】 2009年全球經濟形勢的走向究竟如何﹖金融危機是趨於緩和還是更加猛烈的爆發﹖新年伊始美歐金融市場傳來的一系列不利消息﹐預示著全球金融危機可能面臨急劇昇級的嚴峻形勢。……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37【2009年7月3日】 美國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的經濟動盪仍在全球激劇演進。可以說﹐從現在開始直到21世紀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個世紀的歷史極有可能已處於一種動盪﹑激烈變動和跳躍狀態的時期。……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43【2009年7月24日】 王震對祖國﹐對新疆﹐對新疆各族人民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永遠教育﹑溫暖和感奮著千百萬在邊疆工作的幹部﹑職工的心靈。……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40【2009年7月14日】 優生學因為納粹德國而臭名昭著﹐但是改頭換面之後演變成了人口控制論。洛克菲勒三世在1950年東南亞之行中看到這些地區人們生活在貧困之中﹐但人口卻快速增長﹐感觸很深。……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64【2009年12月7日】 貴刊2009年第11期署名顧英奇的〈文革中搶救劉少奇紀實〉一文﹐讀後令人震驚。難以按捺﹐我們不得不將一些看法函告﹐並請在《炎黃春秋》予以澄清。……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31【2009年6月3日】 活在當下﹐創造出有意義的存在方式。多年來每次聚會當談到苦難時﹐我聽不到憂傷﹑責難和抱怨而是感受到一種力量。……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33【2009年6月18日】 蘇聯解體有著多種原因﹐但蘇共的蛻化變質是根本的原因。我們這部專著和八集政論片都是圍繞這一根本問題展開的。……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55【2009年10月14日】 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也是其不可消除的痼疾﹔而只要各國之間沒有實現完全的經濟一體化﹐經濟週期就不可能完全同步﹐政治和社會變動又將進一步加劇各國經濟週期不同步。……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11【2009年2月23日】 蘇聯的亡黨亡國﹐對一切曾經與共產主義運動息息相關的人們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對深受蘇聯的體制﹐文化影響﹐與蘇聯有過共同歷史﹐共同道路的中國人來說﹐是不能不認真對待的問題。……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
No.2009-12【2009年2月23日】 從1954年起﹐中蘇兩國關係真正地走向了蜜月時期﹐直至1959年﹐中國黨幾乎對赫魯曉夫的所有政治舉措都表示了全力支持。作為回報﹐赫魯曉夫則大規模地加大了援華的規模。…… 免費下載 返回總目錄